夏令時制
夏時制,又稱“日光節約時制”(Daylight Saving Time),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採用的統一時間稱為“夏令時”。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提前一小時,可以使人早起早睡,減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從而節約照明用電。各個採納夏時制的國家具體規定不同。目前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要實行夏令時。 夏時制的歷史 據稱最早有夏時制構思的是班傑明·富蘭克林,他在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期間,由於習慣於當時美國農村貴族的早睡早起生活,早上散步時看到法國人10點才起床,夜生活過到深夜。於是他在1784年給《巴黎雜誌》的編輯寫了一封信,信上說說法國人的生活習慣浪費了大好的陽光,建議法國人早睡早起,說每年可以節約6千4百萬磅蠟燭。但他當時並沒有建議實行夏時制,只是建議人們應該早睡早起。因為當時根本還沒有統一的時區劃分。不過夏時制在英語裡就是“節約陽光時間”的意思。 直到1907年,一位英國建築師威廉·維萊特(William Willett)才正式向英國議會提出夏時制的構思,主要是為了節省能源和提供更多的時間用來訓練士兵,但議會經過辯論沒有採納。由於名聲不及班傑明·富蘭克林,所以人們很多都將班傑明·富蘭克林當為夏時制的發明者而忽略了威廉·維萊特。 1916年,德國首先實行夏時制,英國因為怕德國會從中得到更大的效益,因此緊跟著也採取了夏時制,夏時制節約了約15%的煤氣和電力,但為了彌補損失,電力和煤氣公司也將價格提高了15%。法國不久也效仿實行。1917年,俄羅斯第一次實行了夏令時,但直到1981年才成為一項經常性的制度。1918年,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也實行了夏時制,但戰後立即取消了。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又實行了夏時制,1945年戰爭結束後取消。1966年,美國重新實行夏時制。歐洲大部分國家從1976年,即第四次中東戰爭導致首次石油危機3年後(1973年)開始實行夏時制。 根據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建議,從1996年起夏令時的有效期推遲到10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日。 目前實行夏時制的地區 美國和墨西哥的實行與否,完全由各州各縣自己決定。美國不實行夏令時的地區包括: 亞利桑那州 夏威夷 印第安納州內位於UTC-5美國東部時區的地區(2006年4月開始實施夏令時) 波多黎各和維京群島 美屬薩摩亞 美國於每年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凌晨2時起實施冬令時間;4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凌晨2時起,恢復夏令時間。 根據美國國會最新通過的能源法案,為加強日光節約,自2007年起延長夏令時間,開始日期從每年4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提前到3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結束日期從每年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延後到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換言之,冬令時間將縮短約一個月。 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由於市長不同意總統實行夏時制的決定,有的區服從總統實行夏令時,有的區則服從市長不實行夏令時。 歐盟國家、俄羅斯和瑞士都是從3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到10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實行夏時。由於歐盟國家跨三個時區,所以根據所在時區不同,從半夜1/2/3時同時變更。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多數歐盟國家的夏令時比格林尼治時間快2小時;英國、愛爾蘭和葡萄牙的夏令時則快1小時,即比多數歐盟國家晚1小時;芬蘭和希臘的夏令時則快3小時; 加拿大從4月第一個星期日到10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實行夏時,不過薩斯喀徹溫省大部分地區不實行; 紐西蘭由於處於南半球,所以夏季和北半球相反。它從10月第一個星期日到3月第三個星期天實行夏時; 澳大利亞只有東南部各州實行夏時制,從10月最後一個星期天到3月最後一個星期天止。塔斯馬尼亞島則在10月第一個星期天開始實行夏時制。 曾經實行夏時制的地區 1919年,中華民國在上海和天津曾短暫地實行了一年夏時制。在台灣地區也曾實行過,年度時間表可參見[1]; 香港曾於1941年4月1日至1979年10月21日期間,多在夏季時段實施夏令時間(1977年和1978年末實行),香港夏令時間的計算方法為香港標準時間加1小時。在日治時期的幾年間(1942年-1945年)曾全年實施,1980年後不再實行,詳情請參閱香港時間; 1986年至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全國範圍實行了六年夏時制,每年從4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日2時整(台北時間)到9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除1986年因是實行夏時制的第一年,從5月4日開始到9月14日結束外,其它年份均按規定的時段施行。1992年4月5日後不再實行; 實行夏時制的建議最早由竇星元提出。1986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發出《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夏時制的通知》,通知動員全國人民為節約能源而早睡早起,並要求全國各部門做好宣傳和安排工作。具體作法是:每年從四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台北時間),將時鐘撥快一小時,即將錶針由2時撥至3時,夏令時開始;到九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間),再將時鐘撥回一小時,即將錶針由2時撥至1時,夏令時結束。在夏令時開始和結束前幾天,新聞媒體均刊登有關部門的通告。值得注意的是,夏令時中出生的人,生時須減去1小時。 夏時制的利弊 好處 高緯度地區由於夏季太陽升起時間明顯比冬季早,夏時制確實起到節省照明時間的作用。 不少零售商對夏時制持肯定態度。根據調查,天黑以後人們更常去超市買東西。美國的糖果商院集團已經遊說美國國會將夏時制延長到11月,因為萬聖節是糖果銷售最旺的季節,而家長們不希望孩子們在天黑以後還在外面遊逛。每一個時區的東部希望有夏時制,因為他們那兒天亮的早,而西部則反對夏時制。 有人認為夏時制對患有夜盲症的人大有好處。 弊端 對低緯度地區,夏時製作用不大。尤其這些地方在夏天十分濕熱,夜晚降臨時悶熱無法入眠,而清晨正是睡眠的好時間。 對於農民來說,他們的習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制的改變只給他們帶來不便。早上要更早地將蔬菜送到市場,送牛奶就更沒有辦法。 中國新疆實行的是台北時間,10時才上班,2時才吃午飯;如果實行夏時制,便要11點才上班,下午3點才吃午飯。在中國,夏時制只對東北和華北起作用,這其中還不包括農民。 傍晚的延長導致汽車增多,使得空氣污染加劇,還造成交通事故增加。 夏時制使鐵路和航班需要每年修改時間表,造成麻煩。 在某些國家(如美國和墨西哥),夏時製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其他爭議 夏令時讓俄羅斯每年能夠節約20億千瓦/小時的電量,但這個數字只相當於兩三個火力發電廠的發電量。該制度也使法國用於照明的能源消耗減少4%。有人認為夏時制在旅遊業和能源消耗上獲利不明顯,還擾亂了兒童和老年人的生物鐘,違反人的正常生理節奏。
相關詞條
夏令時夏令時,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也叫夏時制,夏時令(Daylight Saving Time:DST),又稱“日光節約時制”和“夏令時間”,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
夏令時制夏時制,又稱“日光節約時制”(Daylight Saving Time),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採用的統一時間稱為“夏令時”。一般在天亮...
北京夏令時北京夏令時,是中國在1986年-1991年間實施的一種夏季時間制度,北京夏令時比標準的台北時間早一個小時。...
DST(夏時制)DST是Daylight Saving Time的縮寫,稱為陽光節約時,在我國稱為夏時制,又稱夏令時,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調整地方時間的制度。有些國家DST的使用時間較長,(如美國...
夏制時夏時制,美國稱為Daylight Saving Time簡稱DST,起源於20世紀初,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天亮較早的夏天,通過調節(適用區域內)全社會的生活時間,將人們的時間概念人為地...
2013英國夏令時是什麼意思英國夏令時開始,中國與英國的時差就開始從8小時變成7小時,在變夏令時那天,在英國人們的時間會忽然少去一小時。...
夏時制夏時制,又稱“日光節約時制”(Daylight Saving Time),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採用的統一時間稱為“夏令時”。一般在天亮...
冬令時冬令時通常是指當地使用的標準時間。在使用日光節約時制 (Daylight Saving Time) 的地區,夏天時鐘撥快一小時,冬天再撥回標準時間。事實上,真正的“冬令時”也是...
香港時間這相信是由於香港地理位置中的緯度偏低,實施夏令時間制弊多於利。香港時間歷史 編輯 香港天文台負責香港時間的授時服務。1885年1月1日13:00,香港天文台於尖沙咀警署...
香港標準時間這相信是由於香港地理位置中的緯度偏低,實施夏令時間制弊多於利。香港標準時間歷史 編輯 香港天文台負責香港時間的授時服務。1885年1月1日13:00,香港天文台於尖沙咀...
pdt時間PDT(Pacific Daylight Time)太平洋夏季時間。太平洋時間的標準時間從協調世界時減去8小時(UTC 8)。在夏令時的基礎上,它的時間是基於太陽的時間,它是根據格林威治...
熱門詞條
公司登記
逸馨園
良醫
刷機精靈
笨港
飯店
徐亦晴
領導與管理
搜蘋果
大師會館
polyurethane
絕對無敵雷神王
霸王愛人
漢末群雄
導盲犬
Warrior
Jealous
無臉男
泛舟
賭博罪
蘭博基尼
殺手
心理追兇
比特幣匯率
E3
我們約會吧+
III
遷戶口